-
仁木195
青梅尚小,枇杷已黄,光阴在枝头跳着圆舞曲,躬耕陇亩的人们沐浴着科技之光砥砺前行。5月9日,由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义乌市农业农村局主办,义乌市苏溪镇人民政府承办的精品水果关键种植技术培训暨果实蝇防治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活动在市委党校举行。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艺师孙萍应邀作专题讲座。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哲,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金成舟,以及各镇街水果种植户、农业科技工作者代表共计80余人参加了培训。近年来,我市通过“资源+科技+政策”协同模式,推动鲜食枣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鲜食枣产业资源与品种优势逐渐显现,但葡萄、桃子、樱桃、柑橘、草莓、蓝莓、枇杷、桑葚、杨梅、山花梨、火龙果、无花果等特色水果面临产量下滑挑战,亟需以科技与政策驱动、创新与资源整合推进栽培技术优化、种植规模化和经营多元化,从而有效激发水果产业发展潜力,实现精品水果稳产保供。讲课中,孙萍遵循水果新品种引种原则(桃子为例),围绕经济性状表现、生态条件、种源和市场需求,科学分析了“超红”“春雪”“春蜜”“突出桃”“蟠桃”等引种和育种推广事宜,并着重对源东大白桃、上溪大红桃等15种金华地区主栽培品种的丰产性、花粉、成熟期、抗病抗逆等性状进行了梳理分析。整形修剪方面,孙萍结合机械化生产,重点推介了“两主枝自然开心树型”;土壤及施肥管理方面,她指出,要在深耕培土的基础上,调控土壤酸性,增施有机肥,推广“生草法改土培肥”技术;果实蝇防治体系建设方面,她以“橘小实蝇”“瓜果蝇”“柑橘大实蝇”为样本,提出了实蝇防控监测措施和食诱、双性引诱、配套装置、套袋一体化防治体系建设技术。“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迎着斜风细雨,部分参训学员还深入到苏溪镇溪北村和大陈镇马畈村(义乌市勋松农技服务专业合作社)、义北村(义乌市成良果树种植场)的田间地头,组织开展水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以科技改善水果生产方式、优化水果种植结构,进一步提高水果产量和品质,形成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产量稳定、外观美观、口感舒适、营养价值高的精品水果产业生态。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杠杆作用,撬动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更多“义乌好好逛”生产、生活要素,赋能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义乌科协 毛应勇编辑|傅鑫峰一审|印 庸
二审|杨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