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义乌科协 2025 科普惠及民生 于岁月流转间,中医智慧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之路。6月18日,“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对世界传统医药及现代养生观的贡献和影响”专题培训暨中草药种植与管理技术实践教学活动在市委党校举行。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丹溪学派研究分会委员、中医药文化研究分会委员,义乌市中医医院丹溪文化研究办公室主任、主任中药师成志俊作专题科普讲座。义乌市科协副主席杨哲,义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金成舟,以及各镇街科协(农函大)负责人、农技员、联络员,中医药学会、医学会、医师协会、健康科普协会、民间中草药协会相关会员,全市中草药种植户、农业科技工作者代表共计160余人参加了培训。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近年来,我市扎实做好文化和科技“融合题”,“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成为“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义乌市中医医院推动丹溪学派研究,相关理论被纳入《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教材。同时举办朱丹溪国际论坛,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并设立“涉外中医门诊”,服务外商超万人次。中草药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森山健康小镇、三溪堂百草园等成为中医药文旅示范基地,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尽管我市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产业布局上已走在全国前列,但仍需在科技创新、品牌塑造和国际化方面进一步突破,促进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旅游+康养”深度融合。
授课中,成志俊系统阐述了朱丹溪“致知创新”文化精神和“滋阴学说”、气血痰郁“四伤”学说、养生寿老学说等学术成就,并提出了“以六百多年传承有序的‘丹溪学派’为载体传播,形成了以义乌为中心、辐射全国、远播海外的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现象”的核心观点。他从“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对世界传统医学的影响、朱丹溪养生观对世界传统养生观的影响、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对养生文化的启示”三个维度,条分缕析演绎论证了治未病、养老论、慈幼论、茹淡论等朱丹溪学术思想体系在日本、朝鲜、越南等世界各国的传承和发展。他还立足“文献数字化与整理、师承教育模式优化、非遗保护与活态展示”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交流了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机制的心得体会,寄希望于通过建设标准化研究体系和跨学科协作平台,推动实施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科研创新工程,确保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的活态延续与深度发展。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部分参训学员还深入到义乌新法风湿病医院中草药园、森山健康小镇铁皮石斛科技小院、构树农业科技(义乌)有限公司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开展中草药新鲜标本制作、中药材干燥方法、中草药古籍研读和铁皮石斛、构树种植管理技术及产业创新发展等实践教学活动。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助力国粹绽放新光彩。学员们由衷感慨,创新需要科技的翅膀,也需要人文的罗盘,在这次难忘之旅中分享交流了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的哲学智慧、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深刻认识到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回去后要以科技为炬、传文化之火,点滴行动、汇聚成河,为传承弘扬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义乌中草药产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义乌科协 印 庸编辑|傅鑫峰一审|毛应勇
二审|杨 哲举报